墓园的人文景观建设
来源:
日期:2020-04-26 15:00:21
文化是核心
发展与文化保护是互相依存和不可分割的。要实现公墓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公墓的文化环境。然而城市现代化的快速进程正猛烈的地冲击着城市文化的保护。如何解决我国文化传承与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公墓是最佳的媒介。因为公墓在实用方面和社会保障方面具有普通价值外,它还作为历史的见证者,记录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变迁。

这里比较两种公墓实践所产生的不同结果:一些公墓的设计,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和容积率,
海湾园破坏城市生态环境,抹去
墓园的人文景观建设,在超负荷的情况想还在不断扩张中。将许多潜在问题转嫁给了城市,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另一些公墓的设计,传承城市文化原貌,加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城市经济。同样可以带来经济益,后者以“文化”为核心的生态公墓建设才可取之道。然而上述环境、社会效益的改变往往不能及时显著的发挥作用。墓园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投资,应有长远全面的效应观,以文化为核心,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调整,使公墓的建设朝着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进行的同时也使我们宝贵的特色文化延续下去。
我国大多数公墓,除考虑满足基本的墓葬需求外,忽略了上海公墓其他功能的发展,导致墓园成为城市中使用价值极低的一款用地。公墓作为大多数人同享的资源,只得到了最少的照顾。其中又不乏很多人抱着“及时捞一把”的心态加剧了资源滥用的恶化。人性的贪婪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作为公产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管是造成“公地悲剧”的另一原因。然而这一结果并非不可避免。
世间万物,因其价值,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构成了人们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物质和精神内容。提高公墓的使用价值,加强其对人类生活和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是转变公墓被动局面的关键。公墓蕴含着多种使用价值,可发展休闲业、服务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同一使用价值又可由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以旅游产业为例可发展观光农业、名人故园、景观艺术等。需要注意的是切勿出现盲目跟风、千篇一律的情况,公墓发展必须要找准定位,合理的吸收本土文化,打造有鲜明特色的公墓,才有更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